当前位置:阅读网 > 作文 > > 正文

红岩 读后感,要《红岩》读后感,50字

更新:2023-05-30 07:59:47 阅读网

目录

1,要《红岩》读后感,50字

要《红岩》读后感,50字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扩展资料: 《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1948年,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样黑暗的时刻,山城重庆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斗争。 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写:“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最终汇集到狱中斗争这条主线索上。 作者集中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 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红岩》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斗争错综复杂,但全书章法井然,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小说共30章,前10章,侧重写重庆地下斗争和川北的武装斗争。后20章,以写狱中斗争为主。前后互相关联,而以狱中斗争为中心。 作者巧妙地借助人物活动这一线索,引出并连结起种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如由余新江、成岗的活动,引出工人运动;由江姐工作调动,带出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由陈松林、成瑶的活动,引出学生运动;由甫志高的叛变,使许云峰、成岗、刘思扬、余新江、江姐被捕,而引出狱中斗争。 又通过刘思扬的被“释放”和再度被捕,把渣滓洞和白公馆两个集中营的斗争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以狱中斗争为主线,把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 有机地交织成一体的宏伟而严谨、集中而富于变化的结构布局,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光明与黑暗最后搏斗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显示了作者结构艺术的匠心。 作者简介: 1、罗广斌,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学时代,因为与一个家境贫穷的女同学恋爱,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对,愤然出走,去昆明求学。1945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民青社”。1946 年初,被派往滇南以教书为名,开展农村工作。旋又调回重庆。1948年3月在重庆西南学院由江竹筠介绍入党。 2、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武胜县,生于重庆市。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反对美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 重庆解放后,曾在中共重庆市委、团市委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 “特务” “反革命” , 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后担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

2,红岩读后感50字

忘不了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书中那一副副真实的照片,那一首首豪壮的诗文,那一桩桩的事迹,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先烈在白色恐怖下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最感人的是江姐的事迹。因叛徒出卖被捕,陷入渣滓洞集中营,当敌人用种种酷刑折磨她,要她交代组织关系时她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她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在特殊的战场上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壮丽的诗篇。 《红岩魂》给人深思和启迪,使我了解了祖国的昨天,也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

3,红岩读后感50字?

《红岩》讲述了江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她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烈。我对她感到深深的敬佩,她的故事将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面对这些令人敬佩的人物,我感到深深的感动。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就算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 《红岩》,是它教会了我坚强,教会了我珍惜。我会时刻以江姐、许云峰、成岗等革命人士为榜样,促使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掩卷沉思,我们更应该牢记党的革命历史,把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最新文章
  滇ICP备1900282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